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与治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604.2018.04.0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与治疗

引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成为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对早期食管癌整体切除率可达95%[1].目前,公认的绝对适应证:病变局限在上皮层或黏膜固有层(M1、M2);食管黏膜重度异型增生;相对适应证:病变浸润黏膜肌层或黏膜下浅层(M3、SM1),但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食管狭窄.国外报道ESD术中出血常见,术后迟发出血率不足1%,穿孔率2%~10%[2].国内报道 ESD 术中出血率为22.9%~59.6%,迟发性出血率为0~4.88%,ESD穿孔率0~11.5%[2].早期食管癌大面积ESD术后狭窄是困扰众多临床医生的主要并发症.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的位置和长度以及术后病理分型无关,切除病变的范围和深度是术后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狭窄程度亦与其相关[3,4].食管环周或累及范围>75%管周的食管早期病变行ESD 术后狭窄风险可达到88%~100%[3],其机制是 ESD 大面积黏膜损伤后,2~4周内会形成瘢痕狭窄.ESD 术后狭窄主要是与损伤引起的深层溃疡和炎症诱发的胶原纤维形成、星形肌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平滑肌细胞纤维转化有关.

24

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71100001017091

2018-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33-3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1009-6604

11-4526/R

24

2018,24(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