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604.2018.01.018

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引用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5年资料统计[1] ,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67.9万,同期死亡人数高达49 .8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二. 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2].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即使在早期胃癌阶段,淋巴结转移率仍可达18.3%[3]. 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胃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胃癌治疗方式的关键因素.目前CT和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不理想,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寻找能够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既往研究报道的胃癌淋巴结转移标志物特异性不强,临床应用受限,包括E钙黏蛋白、整合素等细胞黏附分子,金属基质蛋白酶、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以及nm23、mta-1、c-met等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 因此,筛选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分子标志物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有助于阐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开展靶向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本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有重要意义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恶性肿瘤、金属基质蛋白酶、转移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临床、转移标志物、前哨淋巴结、作用机制、资料统计、治疗方式、早期胃癌、应用、新发病例、细胞因子、胃癌预后、胃癌患者

18

R73;R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5002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基金BYSY2015018

2018-01-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8-7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1009-6604

11-4526/R

18

2018,1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