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604.2015.12.006

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

引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4年8~12月采用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及部分脾动静脉分支结扎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7例,术中将胃结肠韧带用超声刀打开,将胃后壁悬吊于前腹壁;助手将脾脏抬起,暴露胰腺,于胰腺上缘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找到脾动脉,Hem-o-lok将脾动脉结扎。在脾门处游离脾静脉分支,Hem-o-lok结扎脾静脉分支血管,使脾脏梗死面积达50%以上。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20~15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0 ml,平均15 ml,无一例输血患儿。术后住院时间4~11 d,平均6.6 d。术后脾脏长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3.6±2.6)cm vs.(15.1±1.7)cm,t=3.199, P=0.049];术后脾脏厚径较术前明显减小[(3.8±1.0)cm vs.(4.1±0.8)cm,t=3.703,P=0.034]。术后B超显示7例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脾脏血流减少。术后4例患儿出现高热,体温分别为38.8、39.0、38.6、39.2℃,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术后2、4、8、5 d。7例随访6.0~10.0个月,平均8.4月,血常规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恢复正常,B超和CT示所有患儿存在局灶性脾梗死和脾脏血流减少。结论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式。

腹腔镜、脾动脉结扎术、脾功能亢进、儿童、血小板减少症

R726.1(儿科学)

首都儿科研究所培育计划基金培育-14年-05;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201400002149G224;领军人才领军人才-李龙-201311

2016-0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75-107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1009-6604

11-4526/R

201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