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锁孔手术人路的颅底解剖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604.2009.02.020

鞍区锁孔手术人路的颅底解剖学研究

引用
目的 了解鞍区病变锁孔手术入路的相关颅底解剖,为选择合适的锁孔手术提供解削学依据. 方法 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134侧),观察额窦开放情况和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的形状,游标卡尺测量每例标本双侧大脑轭(眶顶板上的骨嵴)的最高高度.在15个颅骨标本上分别模拟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手术入路,测量锁孔中心到达前、后床突的手术距离和相关的手术角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 额窦开放52侧(38.8%).大脑轭的形状以多尖形和斜梁多尖形为主,高度≤2.50 mm者36侧(26.9%),≥2.51 mm者98侧(73.1%).四种手术入路中,锁孔中心与同侧前、后床突的距离颞下入路[(4.87±0.47)cm、(4.93±0.45)cm]最短,额外侧入路[(6.45±0.30)cm、(7.83±0.54)cm]和眶七入路[(6.47±0.28)cm、(8.31±0.34)cm]最长.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矢状面的夹角中,额外侧入路[(40.83±1.11)°、(37.86±1.37)°] 眶上入路[(10.23±0.90)°、(12.29±0.86)°);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横断面的夹角中,颞下入路[(21.21±0.45)°、(20.10±0.63)°] 翼点入路[(5.49±0.30)°、(9.84±0.58)°]. 结论 额窦的大小、大脑轭的形状和高度、手术操作的深度以及手术平面与颅底平面的角度对于鞍区不同部位病变的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术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鞍检、锁扎、手术、解剖学

9

R651.1;R322-33(外科学各论)

2009-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51-15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1009-6604

11-4526/R

9

2009,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