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的『竹』情结
道教爱竹,竹与道教文化精神相通,因此,在各个方面将其与道教思想紧密结合.一 最早,“竹”在道教文化中奠定地位始于“尸解”.据《后汉书·王和平传》载:“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所谓尸解,即道士羽化后假托一具体实物遗世而登仙,是一种于尘世间解脱的行为.尸解的寄托物品可以是竹、杖、剑、衣等,而竹因其背后蕴含的高尚精神品格更是备受道人喜爱.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蓬勃发展,天师道又将对竹的崇尚推向了更高的层次,认为竹是具有神秘力量的“灵草”,且能够化而为“龙”.天师道总结了竹与龙的诸多相似之处:颜色与龙相同,“数竿苍翠似龙形”;声音与龙相近,“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姿态与龙相仿,“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由此,竹堪比龙,成为又一象征.
道教文化、尸解、天师道、南北朝时期、文化精神、神秘力量、精神品格、道教思想、后汉书、姿态、羽化、颜色、行为、物品、魏晋、声音、地位、道士
B95;R73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