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681.2013.11.026
生物絮凝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研究表明,水产养殖对象仅能利用投喂饵料中20% ~ 25%的蛋白质,剩余的以氨氮、残饵和粪便的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养殖水环境中,既污染养殖水体,又是对鱼粉蛋白的浪费.水体中的氨氮及残饵和粪便可直接换水、排放.据估算生产1kg的对虾和肉食性商品鱼分别约消耗20m3和10m3的清洁水.循环水养殖(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将养殖水进行处理再循环利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模式,但会明显增加投资和运营成本.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Biofloc-Aquaculture System,BAS)可以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饵料的多级利用和疾病的生态防治,现正在以色列、美国、越南、马拉西亚、泰国等罗非鱼和虾的商业化养殖中研究、实践并逐步推广.本文对生物絮凝技术在中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特点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生物、絮凝技术、水产养殖、应用研究、养殖水环境、养殖模式、再循环利用、循环水养殖、直接换水、运营成本、养殖用水、养殖水体、生态防治、排放、环境友好、粪便、饵料、多级利用、蛋白、产业特点
X70;X74
2014-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