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从理雅各、庞德到斯林哲兰德--兼议典籍复译的必要性
理雅各、庞德和斯林哲兰德分别在19、20和21世纪翻译了<论语>.本文从多种视角上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点评典籍复译的必要性.从翻译功能理论的视角上审视,三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目的,这左右了他们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总体的翻译特点.从跨文化交际的宏观视角上,理雅各和斯林哲兰德采用厚重翻译法而庞德则直接把个人所悟出的<论语>意义重写出来,很少评注;从微观视角上,理雅各和庞德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同一名称的译名不统一,斯林哲兰德尽可能保持译名的统一.从基于语言学的关于文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策略的视角上,理雅各和斯林哲兰德的翻译比庞德的翻译较符合语义翻译法.最后的一种视角是德里达关于确当翻译的解构主义观点.
<论语>、典籍翻译、理雅各、庞德、斯林哲兰德
26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