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78-1426.2009.04.017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分组方式的探讨
目的 评价原发、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治疗后不同时间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对预后的影响.将细胞遗传学与诱导治疗后不同时间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相结合,提出新的AML患者预后分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1日于我院住院的原发、初治AML患者(非M3型)105例,所有患者在诱导化疗结束时(T1)和(或)骨髓抑制期(T2)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有细胞遗传学资料的患者97例.结果 (1)T1或T2时间点105例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者,骨髓幼稚细胞<0.05者和≥0.05者相比,T1时间点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6.0%、47.4%,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46.2%、21.6%,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7%、25.6%.T2时间点二者CR率分别为86.3%、41.4%,3年RFS率分别为52.4%、18.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1%、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T1和,1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具有相关性.(2)将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组患者根据T1或T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分为二组:骨髓幼稚细胞<0.05者和≥0.05者.前者预后与良好组相近,后者预后与不良组相近.(3)多因素分析表明T1或1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是AM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T1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可能较T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意义更大.结论 以0.05为界,T1或T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是原发、初治AML患者(非M3型)CR率、RFS、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将染色体核型与T1和(或)T2时间点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相结合分组,可进一步区分中等组患者,有助于评估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
白血病、髓样、急性、细胞遗传学、预后
48
R73(肿瘤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2A405
2009-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