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578-1426.2006.02.027
恩替卡韦治疗核苷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进展
@@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自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仍然高达9.51%[1].因为HBV是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所以,近年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或共识均提出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α干扰素类,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前者包括常规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后者主要为拉米夫定(lamivudine,LVD)、阿德福韦和新近批准上市的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商品名博路定).ETV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能够抑制HBV聚合酶全部3个作用环节:启动、逆转录和DNA依赖的DNA合成[2].关于ETV与LVD对照用于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两项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ETV的疗效均显著优于LVD[3-5].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核苷、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聚乙二醇干扰素、阳性率、计划免疫管理、感染病学、常规干扰素、治疗指南、治疗药物、一般人群、亚太地区、临床研究、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医学会、商品名
45
R5(内科学)
2006-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