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578-1426.2001.04.036
第269例--皮肤损害
@@者男,50岁.因皮下结节,伴关节痛1个月于1999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下旬进食炸鱼及饮啤酒后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服"止吐药”后缓解.次日于右踝部发现黄豆大小红色结节,略高于皮肤,较硬,有触痛;肿物迅速增大,2~3 d后直径增大到3~5 cm,胀痛明显;之后肿物变软,疼痛好转,触之有波动感.皮损数目增多,渐发展至躯干、上肢等多处;同时出现跖趾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胀痛,伴活动障碍,触痛明显.外院检查:WBC 10.8×109/L,嗜中性粒细胞0.70.血沉22~45mm/1 h,抗核抗体(ANA)阴性,24 h尿蛋白0.6 g、抗链球菌O(-)、类风湿因子(-).诊为"结节性红斑”,予泼尼松10 mg,3次/d,以及雷公藤和消炎痛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加重,肩胛部皮损自行溃破,流出灰褐色黏性糊状物,涂片镜检未见红、白细胞,潜血试验(++),糊状物的结核菌DNA PCR法检测(-).20 d后将泼尼松剂量增加到20 mg,3次/d.骨穿示继发性浆细胞增多,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X线相无异常.因病情无改善,1周内逐渐停服泼尼松.患者自起病以来,无发热,无腹痛,体重下降10 kg.
泼尼松、膝关节、嗜中性粒细胞、结节性红斑、患者、糊状物、双侧髋关节、类风湿因子、跖趾关节、药物治疗、胃内容物、涂片镜检、体重下降、潜血试验、皮下结节、皮损、抗链球菌、抗核抗体、活动障碍、病情加重
40
R5(内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