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578-1426.2001.01.031

也谈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

引用
@@  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第4期刊发了顾掌生医师撰写的《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一文(以下简称顾文),文章从10个方面综述了幽门螺杆菌(Hp)在胃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的作用。笔者发现,顾文中的某些疾病与Hp的关系,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尚存在争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胃肠道以外疾病与Hp的感染有关,为此作一补充综述。   一、内容补充   1.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Markus和Mendall[1]观察了238例患者和119名健康对照组,结果发现ICVD中H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排除了其他引起ICVD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后,Hp与ICVD的关系仍有意义。利用超声波检查颈动脉,发现Hp感染者其狭窄情况较非感染者明显,分别为(37.3±29.7)%和(27.9±26.2)%, P=0.01。因此,作者推测Hp对ICVD的影响主要与该菌引起或加重颈动脉的狭窄有关。   2. 偏头痛:Gasbarrini等[2]对225例偏头痛病人的Hp感染情况及Hp根除治疗对本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的病人感染了Hp,感染者抗Cag A和Vac 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和37%。进一步用三联疗法对Hp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81例完成治疗,其中84%Hp得到根除。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根除治疗后有19例偏头痛完全消失,其余的病人偏头痛发作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频率均明显减少。相反,13例未根除者中在24周的随访期间,无1例表现为头痛症状的改善。胃肠道症状中,除了胃灼热外,其他症状根除前后无明显区别。Hp感染在偏头痛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通过免疫介导释放的炎性物质引起血管痉挛或血小板聚集而导致血管功能失调有关。

幽门螺杆菌、偏头痛发作、感染者、根除治疗、胃外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胃肠道症状、抗体阳性率、血管功能失调、颈动脉、对照组、病人、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危险因子、完成治疗、随访结果、三联疗法、免疫介导、经济状况

40

R516(传染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5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内科杂志

0578-1426

11-2138/R

40

2001,4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