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虐待和亲子分离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3.01.002

童年期虐待和亲子分离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童年期母婴分离和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安徽省霍邱县3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1417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攻击行为、童年期亲子分离和遭受虐待以及其他一般情况等.结果 男生躯体攻击因子分(2.52±0.78)高于女生(2.29±0.79),而女生在愤怒因子分(2.60±0.82)和敌意因子分(2.58±0.80)高于男生(2.41±0.75、2.47±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类型攻击行为因子分及总分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P值均<0.001).初次与母亲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言语攻击因子分、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次与父亲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次与父母同时分离的不同年龄段初中生,在愤怒因子分、敌意因子分和攻击行为总因子分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表现为年龄越小攻击行为的各因子得分越高.童年期遭受各种类型反复虐待的初中生其各种类型攻击行为因子分和总分均高于无相同类型的反复虐待者,其中大部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亲子分离时间较早以及遭受反复虐待是其青春期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

攻击行为、童年期虐待、亲子分离、青少年

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145;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00344;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102145;Higher Education Deparfment of Anhui Provincial Education Research Project20100344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34

2013,3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