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AE循环重组型毒株env基因的变异和进化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4-6450.2003.11.003

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AE循环重组型毒株env基因的变异和进化分析

引用
目的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AE循环重组型(CRF01-AE)毒株env不同基因区序列变异的特点及其与进化压力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从全国部分省收集来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的HIV-1 外膜蛋白(env)基因进行扩增和亚型鉴定后,选择34份CRF01-AE重组型HIV-1毒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邻近区域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并计算和分析氨基酸同义替换(Ks)值和非同义替换(Ka)值及Ks/Ka比值.结果基因系统树显示中国的34份样本CRF01-AE重组型毒株与我国代表株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株AE.CM240、AE.93TH253聚集在一起.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V3区和V3上游区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糖基化位点也比较保守.V3环顶端四肽以GPGQ为主(87.50%).大部分毒株的第306和320位点上没有出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整个V3~V4区的Ks值显著高于Ka值(P<0.001),且Ks/Ka比值显著高于1(P<0.001),只有V4区Ks/Ka比值显著低于1(P<0.01).结论目前多数流行于中国的CRF01-AE重组型HIV-1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进化上关系密切.氨基酸替换主要发生在C3和V4区,而不是V3区.由于大部分毒株的第306和320位点上没有出现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推测这些毒株为不引起细胞融合的NSI型,其V3~V4区序列的变异主要受到功能性的限制而与正向选择压力无密切关系,但其中V4区的变异与正向选择压力有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变异、进化、分子

24

R37(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1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54107

2004-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66-97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24

2003,2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