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4-6450.2003.09.0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引用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ⅠR)基因多态性和多种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 351人.所有样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度(FMPV),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率与最大光密度之比(FMPV/Amax)等炎性因子和ACE、ATⅠR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 ACE基因各基因型分布及脑梗死患病率无明显差异,ATⅠR基因AA基因型分布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且AA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高于其他基因型,但两种基因各联合基因型脑梗死患病率无差异.在与脑梗死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条件下,仅不吸烟人群和有高血压病人群中脑梗死组ATⅠ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发现IL-6、ATⅠR基因多态性、性别、FMPV/Amax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脑梗死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具有高血压病的ATⅠR的AA基因型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时脑梗死病例中IL-6显著增高,提示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其病因之一,说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脑梗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基因多态性

24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3-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22-8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254-6450

11-2338/R

24

2003,24(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