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1.03.003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内皮和血小板功能及β受体阻滞剂干预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与内皮细胞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25例,窦性心律组(窦律组)35例,通过竞争性酶联免疫(ELASA)分析定量测定两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及房颤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房颤组血清vWF水平(1945.2±111.3)g/L高于窦律组(1862.3±10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后,血清vWF水平下降至(1758.3±152.4)g/L,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房颤组与窦律组[分别为(24.32±9.21)g/L与(24.68±11.7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下降至(21.05±8.94)g/L,但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与可溶性P选择素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008,P>0.05).结论 房颤患者血清vWF水平较窦性心律者升高,提示存在心血管内皮损伤.服用阿替洛尔后,房颤患者血清vWF水平下降,提示阿替洛尔用于房颤患者除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外,还可能具有内皮保护功能.
P选择素、内皮细胞、心房颤动、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30
R5(内科学)
2011-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