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254-9026.2003.03.024
骨密度峰值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骨质疏松病理表现为松质骨骨小梁数、体积减少和断裂、分布排列改变,皮质骨多孔和结构紊乱,引起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降低和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指标应包含BMD减少程度和骨骼承载力量的衰减.据估计在两因素中BMD因素可占70%~80%,因而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基础,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方法.Kanis等[1]在1994年就以BMD减少的程度作为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后来WHO专家组将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定义为"BMD较同性别峰值骨密度(peak bone mass, PBM)减少2.5标准差".在判断个体BMD减少程度时,其所测BMD应以年轻时的PBM为基线进行比较,但要掌握不同个体的BMD峰值几乎不可能.因而应用年轻健康人平均BMD峰值作为衡量的基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人群2~4腰椎(L2~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值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2],BMD数据可以采用BMD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骨质疏松症的骨量诊断标准可以用BMD峰值的均值降低几个标准差的形式建立.为了可靠地诊断骨质疏松症,求得准确的BMD峰值与其标准差是至关重要的.
骨密度峰值、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差、骨量诊断标准、正态分布规律、峰值骨密度、诊断指标、诊断方法、力学性能、均值、结构紊乱、基线、骨量减少、股骨近端、不同个体、病理表现、专家组、松质骨、皮质骨、健康人
22
R58(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98441906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