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0126.2020.01.00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关系

引用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 C/T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清晨血压水平分为晨峰增高组58例和非晨峰增高组142例.分析2组患者ACE基因I/D、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和血浆RAAS参数的差异.结果 2组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20,P=0.000;x2 =42.040,P=0.000).2组CYP11B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61,P=0.878;x2=0.198,P=0.656).晨峰增高组DD+ TC、DD+ TT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 vs 3.5%,12.1% vs 2.1%,P<0.01);晨峰增高组II+TT、II+TC基因型比例明显低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 vs 29.6%,P<0.05;5.2% vs 22.5%,P<0.01).晨峰增高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非晨峰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 CC、DD+TC、DD+TT、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为血压晨峰的重要影响因素(OR=8.084,95%CI:1.261~51.832,P=0.027;OR=14.459,95%CI:3.804~54.964,P=0.000;OR=9.753,95%CI:2.255~42.181,P =0.002;OR=1.816,95%CI:1.258~2.620,P=0.001;OR =0.634,95%CI:0.437~0.921,P=0.017).结论 ACE基因DD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是血压晨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血压、昼夜节律、血管紧张素Ⅱ、细胞色素P450 CYP11B2

22

云南省卫生内设研究机构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1009-0126

11-4468/R

22

2020,2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