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450 MHz微波对三种诱变剂致DNA损伤作用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3.04.009

2 450 MHz微波对三种诱变剂致DNA损伤作用的影响

引用
目的研究2 450 MHz(5 mW/cm2)微波(MW)与3种化学诱变剂对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彗星试验体外实验检测淋巴细胞经微波和化学诱变剂单独及联合作用后,不同培养时间(0 h和21 h)的DNA损伤.微波与化学诱变剂联合暴露方式有3种:微波辐射后化学诱变剂染毒、微波与化学诱变剂同时暴露、化学诱变剂染毒后微波辐射.3种化学诱变剂是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剂)、博来霉素(BLM,似X线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微波辐射和化学诱变剂暴露时间分别是2 h和3 h.结果微波组培养0 h和21 h,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21 h后,当MMC浓度为30.00 μmol/L时,MW+MMC组、MW-MMC组和MMC+MW组的尾长分别为(18.00±5.96)、(21.79±11.47)、(22.32±8.10)μm;当MMC浓度为3.00μmol/L时,尾长分别为(8.99±3.75)、(12.40±5.35)、(14.00±5.38)μm,明显高于相应的MMC组[(9.42±3.34)μm和(6.50±2.89)μm],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MW+BLM组和MW+MMS组的DNA损伤与相应的BLM组和MM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 450 MHz(5mW/cm2)微波辐射2 h未观察到明显的人淋巴细胞DNA损伤,但能增强MMC的DNA损伤效应,与BLM和MMS的联合作用不明显.

微波、彗星试验、DNA损伤、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甲磺酸甲酯

21

R14(放射卫生)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0434;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12104

2004-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66-2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001-9391

12-1094/R

21

2003,2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