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负荷运动导致重症中暑的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00.06.019

超负荷运动导致重症中暑的临床分析

引用
@@在环境温度(>27℃)、湿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从事长时间剧烈的体力活动而出现的重症中暑,发病凶险,死亡率高。自1994年以来,我院共救治了36例此类患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36例全部为军人,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1±13.5)岁,其中14例在环境温度28~35℃[平均(31±3.7)℃]、相对湿度67%~92%的气候下,进行负重约18 kg的5 km武装越野竞赛的2/3赛程后发病;另22例在环境温度30~36℃[平均(34±4.2)℃]、相对湿度64%~90%的气候下,负重约40kg从事抗洪抢险突击作业约2 h后发病,均表现为突然晕倒、昏迷、高热(肛温≥39.3℃),其中呕吐32例、抽搐29例。辅助检查:36例患者血胆红素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力均明显升高。入院治疗的28例患者中8例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至正常值2倍以上,5例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降低,共26/26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失常或束支传导阻滞,4/16例B超显示肝脏缩小,其中1例肝萎缩。所有患者均有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其中5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负荷运动、重症中暑、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多器官功能障碍、束支传导阻滞、凝血酶原时间、发病、窦性心律失常、丙氨酸转氨酶、现报道如下、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血胆红素、显示、武装越野、体力活动

18

R87;R82

2007-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6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001-9391

12-1094/R

18

2000,1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