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医院整合子介导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3.03.004

六家医院整合子介导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我国多个地区宋内志贺菌的同源性与整合子介导其耐药的机制.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我国六家医院分离的22株宋内志贺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同源性检测,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整合子检测及分类,联合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率高达90.9% (20/22),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最高,为95.5%,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也呈高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6.4%,90.9%和90.9%.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2株宋内志贺菌可分为10种PFGE亚型,且均属于同一群,其中优势型为F6型,在济南、长春和上海三市传播.59.1%(13/22)的宋内志贺菌中检出Ⅰ类整合子,其中7株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扩增阳性;86.4%(19/22)的宋内志贺菌检出Ⅱ类整合子,Ⅱ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全部阳性;未检测到Ⅲ类整合子.22株宋内志贺菌中仅有1株(4.5%)检测到非典型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扩增亦阳性.DNA测序发现Ⅰ类整合子中携带耐药基因盒dfrA17-aadA5,Ⅱ类和非典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分别携带耐药基因盒dfrA1-sat1-aadA1和bla oxa-30-aadA1.结论 多重耐药宋内志贺菌在我国不同地区间传播,整合子在宋内志贺菌中广泛存在,参与多重耐药的形成.

志贺菌、宋氏、整合子类、抗药性、电泳、凝胶、脉冲场

6

R197.3;G206;R3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754

2013-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8-1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1674-2397

11-5673/R

6

2013,6(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