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重重迷雾,寻觅双相障碍真相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2.001

透过重重迷雾,寻觅双相障碍真相

引用
迄今,双相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双相障碍开展了积极探索,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深入,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神经免疫炎症、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与突破,对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也产生了重大的启示与积极的影响[1].然而,目前双相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处于"盲人摸象"阶段,疾病真相依然迷雾重重,距离厘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任重道远.与此对应,双相障碍的识别率、诊断率和合理治疗率非常低,临床上相关治疗选择则是"乱拳迭出"、难言规范.国内调查显示,双相障碍(轻)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维持期治疗与指南中不一致率分别为11.1%、50.2%和35.6%[2-4].因此,《中华精神科杂志》本期推出了双相障碍重点专题,介绍疾病相关研究进展和治疗共识,显得尤为必要.

51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2016YFC1307100,2016YFC1307105;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ZK2015A06

2018-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1-8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精神科杂志

1006-7884

11-3661/R

51

2018,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