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多糖诱导细胞因子紊乱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6.04.006

脂多糖诱导细胞因子紊乱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诱导细胞因子紊乱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组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研究细胞因子紊乱所致抑郁症的相关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糖水消耗基线值和体重将60只健康雄性Charles River Cancer Research CD-I(R)(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腹腔注射无菌脂多糖0.83 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 ml/kg),每组30只.提取2组小鼠的海马组织蛋白,采用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蛋白验证.结果 (1)行为学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24 h液体消耗量(t=-8.529,P=0.008)和糖水偏好(t=-9.463,P=0.006)均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t=3.105,P=0.003)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t=3.228,P=0.002)延长,提示建模成功.(2)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共得到47个在实验组表达上调和59个在实验组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谷氨酸/γ-氨基丁酸代谢、能量代谢、突触传递、细胞骨架构成等生物学过程.(3)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单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免疫印迹法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AMPK-α(0.84±0.17与1.24±0.33)、pAMPK-β (0.66±±0.38与1.53±0.45)、AMPK-γ2 (0.39±0.10与0.60±0.17)呈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2,-3.125,-2.491,P=0.024,0.005,0.032);2组AMPK-α和AMPK-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因子紊乱模型抑郁症小鼠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可发生明显改变,AM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发病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抑郁症、细胞因子类、海马、蛋白质组学、能量代谢、单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

49

R746.1;R318;Q51

2016-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2-2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精神科杂志

1006-7884

11-3661/R

49

2016,49(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