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CT评估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17.03.015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CT评估

引用
目的:描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的CT表现,探讨CT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状态及相关并发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5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患者31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三维重组.在CT图像上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置、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CT及三维重组图可清晰显示下腔静脉滤器并确定其类型.31例中Ease型(包括可回收的Opt型)12例,表现为六菱形,6个支脚在上下端汇合形成对称性双层网篮,其中Opt Ease型滤器下端见回收钩;Vena Tech型7例,表现为6~8个放射状支脚连接成圆锥状,周围为垂直支撑杆;Günther Tulip型6例,呈倒置“郁金香”状,顶端为挂钩,下方4个支脚;Simon Nitinol型4例,表现为叠伞状,由8个部分重叠的环组成上方的“伞”,6个背离的支撑脚组成下方的“伞”;Tempofilter Ⅱ型临时性可回收滤器2例,表现为长柄伞状,下方为8个脚形成锥状网篮,长回收柄与之相连,位于颈内静脉至下腔静脉行程内.(2)滤器位于双肾静脉以下者28例,属常规放置位置;位于双肾静脉以上者3例,均为双肾静脉以上的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后再置入滤器.(3)滤器内及以上的腔静脉见明显血栓10例,其中1例下腔静脉狭窄;滤器内未见明确血栓21例.(4)31例滤器均未见主体或支脚断裂.1例明显移位至肝段下腔静脉并穿透至肝实质;另30例按滤器脚穿透腔静脉壁的程度分为四级,0级7例,1级13例,2级3例,3级7例(穿透至主动脉壁及腰椎3例,穿透至右侧腰大肌及回肠1例,穿透至主动脉壁、腰椎前缘、右侧膈肌脚各1例).滤器轴向明显偏斜7例,表现为滤器纵轴与下腔静脉纵轴间夹角超过15°,以冠状位和矢状位重组显示为佳.结论:CT能清楚显示下腔静脉滤器的形态、位置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可为临床回收滤器和处理并发症提供参考.

下腔静脉滤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组、并发症

5

R47;R72

2017-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83-1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95-5782

11-9339/R

5

2017,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