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2147-20191126-00790

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对气管镜介入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与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再狭窄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全国18家医院的301例接受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瘢痕性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方式包括电刀切割、激光消融、球囊扩张、冷冻、局部用药和(或)支架置入。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气道狭窄的参数(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狭窄程度、狭窄类型)、患者接受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方式、麻醉方法等,并记录第一次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道通畅的维持时间(前两次介入治疗之间的间隔天数)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平均临床有效率为67.8%(204/301)。狭窄部位( OR 1.548; 95% CI: 1.038~2.307, P=0.032)、呼吸困难指数( OR 2.140; 95% CI: 1.604~2.855, P<0.001)及介入治疗方式( OR 0.458; 95% CI: 0.267~0.787, P=0.005)是与气管镜介入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有效性相关的影响因素。狭窄部位( OR 1.508; 95% CI: 1.273~1.787, P<0.001)、狭窄程度( OR 1.581; 95% CI: 1.029~2.067, P=0.001)、麻醉方法( OR 1.581; 95% CI: 1.029~2.067, P<0.001)和是否局部用药( OR 1.304; 95% CI: 1.135~1.497, P<0.001)是与第一次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道通畅维持时间有关的影响因子。 结论:气管镜介入治疗是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方式。介入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支气管镜、气道狭窄、疗效

4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6-2-2048;北京天坛医院青年基金2017-YQN-17;Capital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ject2016-2-2048;Youth Fund of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2017-YQN-1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84-7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001-0939

11-2147/R

43

2020,43(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