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可吸收缝合锚钉术后骨质溶解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4.03.013

肩关节可吸收缝合锚钉术后骨质溶解研究进展

引用
可吸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1977年,Kulkarm 和 Getter 等首先报道了可吸收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作为内固定装置的一些应用,将用PLA 制成的棒、螺钉、线、膜和板用于固定狗的下颌骨骨折手术中。Tormala 和 Kokaman 于1984年首先将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 PLA 应用于临床。上世纪80年代以后,PLA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研究相当活跃,增强工艺的应用使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1]。随着肩关节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可吸收缝合锚钉在肩部疾患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相关并发症也逐渐被报道。Nho 等[2]认为尽管可吸收缝合锚钉安全、高效,但术后可吸收缝合锚钉会出现断裂、过早退变等情况。如果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或僵硬,医生应该考虑盂肱关节滑膜炎、关节盂骨质溶解、游离体及软骨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可吸收缝合锚钉的并发症是临床研究的重要一环。本文着重介绍其并发症之一骨质溶解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镜、可吸收材料、缝合、锚钉、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域的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骨质溶解、骨折内固定材料、内固定装置、关节滑膜炎、增强工艺、手术技术、生物降解、软骨损伤、临床研究、骨折手术、游离体、下颌骨

R68;R47

2014-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6-19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95-5790

11-9338/R

201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