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2848.2018.11.001
实验核医学在临床前分子靶向诊疗研究中的作用
核医学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以及诊疗一体化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靶分子与相应分子探针、放射性药物高度特异性结合的优势,可为实现诊疗一体化创造条件. 基于抗体、受体、基因或纳米载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及靶向治疗药物有可能为某些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如177 L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治疗前列腺癌[1]和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 N?-四乙酸( 1, 4, 7, 10-tetraazacyclododecane-N, N′, N″, N?-tetraacetic acid, D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 D-Phe1-Tyr3-Thr8-octreotide, TATE)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2]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然而,总体来讲,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还不太成熟,尽管在理论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其临床转化的速度较缓慢,因此临床前的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771863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71863
201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