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正电子显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1.01.003

加强正电子显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引用
@@一个世纪以来,伦琴射线的发现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而CT和MRI的出现,特别是多层螺旋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使放射学进展到一个新的局面。核医学也由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PET)的应用,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短半衰期核素如11C、13N、15O、18F及其标记化合物注入人体后,用计算机重建这些生命物质在脏器内的分布,得到的正电子图像反映了人体的动态化学或代谢过程,因此,是在分子水平揭示人体疾病早期微细的功能或代谢改变,与CT、MRI等解剖图像相比,有更重要的价值。   PET初期仅用于生命科学中脑的研究,后来发现在肿瘤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近5年来,特别在欧美国家,PET中心不断增加,检查的病例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在肿瘤中的应用已成为PET显像的主要工作,约占85%~90%;其次为脑和心脏疾病,约占10%~15%。18F-FDG PET显像主要用于:①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和全身转移灶的探察;②判断肿瘤术后复发还是瘢痕;③鉴别肿瘤特别是脑瘤放疗后复发还是照射后坏死;④肿瘤放疗和化疗后的疗效监测;⑤血中肿瘤标志物如CEA、AFP、CA-19-9等持续增高时寻找原发或转移灶。总之, 18 F-FDG PET显像对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改变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正确实施,节省总体的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Siegal等[1]综合648篇PET显像文献,对24 39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18F-FDG PE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80%,而CT为66%和76%[1]。目前,肿瘤PET显像的病种涉及肺单个结节(SPN)、结直肠癌、淋巴瘤、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癌、乳腺癌,肝、胃、胰腺、卵巢和骨肿瘤等。对于脑星状细胞瘤的分化程度、癫痫灶的定位和老年痴呆的鉴别诊断均有明显优势。心肌活力评估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疗效监测中视为“金标准”。此外,PET显像用于全身健康检查以及在早期发  当前,PET仪和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发展新动向为:①PET探头的晶体已从D-PET的BGO和C-PET 的NaI发展为LSO和GSO晶体,在探测效率接近的前提下,能量分辩进一步提高。②图像融合、仪器合一进一步完善,CT不仅与FDG SPECT合一,高质量的螺旋CT/PET已经问世,患者可1次进行两项检查并获得融合图像。③在PET的使用上,将PET仪装在载重车上,对临近18F-FDG供应点的医疗单位开展流动服务。④FDG SPECT逐渐成熟,衰减校正技术日趋完善,对肺单个结节的诊断已接近PET显像。⑤18F-FDG是重要的肿瘤显像剂,但常规合成的产率和可信度有待提高,为提高比活度,[18F]氟化物正取代[18F]气体前体[2]。⑥正电子肿瘤显像剂已从研究糖代谢的18F-FDG进入探索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成分的研究,如18F-3'-脱氧-3'氟胸腺嘧啶(3'-deoxy-3'-fluorothymidine,FLT)、18F-酪氨酸衍生物、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等。⑦肿瘤正电子乏氧显像剂18F-fluoromisonidazole已研制成功。⑧正电子受体显像剂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如雌激素受体(ER)16a-18F-氟雌二醇,交感神经受体11C-Meta-hydroxyephedrine,多巴胺受体18F-dopa和18F-FP-CIT。

正电子显像、临床、肿瘤显像剂、computerized tomography、恶性肿瘤诊断、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疗效监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单个结节、转移灶、应用、人体、酪氨酸衍生物、鉴别、检查、价值、疾病、患者

21

TH77(仪器、仪表)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核医学杂志

0253-9780

32-1137/R

21

2001,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