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1/j.issn.0254-1769.2023.03.008
俯卧位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心脏监护室住院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俯卧位通气,每次持续8 h,每天1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后4、8、16 h的呼吸力学指标(经皮血氧饱和度、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乳酸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及心脏监护室住院天数;结束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切口愈合不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Braden Q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出院时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结果 无脱落病例.不同时间点两组呼吸力学指标、乳酸浓度的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后4、8、16 h,试验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心脏监护室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切口愈合不良、压力性损伤;结束机械通气时,两组Braden Q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出院时两组手术切口分类均为I类切口,愈合等级均为甲级愈合.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损伤患儿中,实施俯卧位通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俯卧位、急性肺损伤、儿科护理学
58
R473.6;R563;R614
上海复旦大学-复星护理科研基金面上项目FNF202043
202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