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7/cma.j.issn.2095-3232.2016.02.001
光声成像技术及其在原发性肝癌边界界定中的应用
持续慢性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癌(肝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约为2000~3000万人,每年约50多万人死于乙肝导致的肝脏损害和肝癌。我国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居第2位。尽管肝移植、射频消融已作为治愈性措施受到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和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推荐,但手术切除仍占主导地位[2]。精准肝切除是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然而,现有超声、CT 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所识别的仅仅是大体轮廓,无法达到分子、细胞、微血管水平,即现有的精准肝切除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精准[3]。肿瘤复发与切除程度密切相关,精准识别肿瘤边界是实现精准手术、改善预后的前提。近年来新出现的光声成像技术,一方面具备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角度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对病灶血流、氧代谢等进行定量分析,为精准界定肿瘤边界,精确切除肝脏肿瘤提供了历史性契机[4-5]。
癌、肝细胞、边界、生物医学影像、光声成像、肿瘤靶向探针、多模成像
5
X22;TU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401254
2016-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