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相关预测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21113-20210208-00155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相关预测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相关预测参数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髋部骨折且髋部经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T≤-2.5 SD的患者资料,男58例,女48例;年龄(73.50±5.59)岁(范围65~88岁);身高(170.12±7.43)cm(范围152~187 cm);体重(69.26±11.85)kg(范围37~94 kg);体重指数(23.60±2.37)kg/m 2(范围18.3~28.9 kg/m 2);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6例。基于X线及CT三维重建图像分别测量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相关预测参数中的皮质厚度指数(cortical thickness index, CTI)、髋轴长度(hip axis length, HAL)及髋关节偏距(femoral offset, FO)。两种方法测量所获得的CTI、HAL、FO进行比较,采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CTI、HAL及FO与骨密度检测T值的相关性。 结果:按预设测量方案,常规X线法测量患者CTI值为0.31±0.05,CT三维重建法测量患者CTI值为0.3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38, P=0.35);常规X线法测量患者HAL、FO值分别为(123.35±12.74)mm、(43.99±2.81)mm,CT三维重建法测量HAL、FO值分别为(121.11±14.51)mm、(40.73±3.11)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78,18.502;均 P< 0.05)。Bland-Altman结果显示对于CTI的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较好,HAL、FO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差。CT三维重建法测得的CTI、HAL与骨密度检测T值均有高度相关性( r=0.784,-0.748;均 P< 0.001)。 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可实现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相关预测参数的精准测量,为老年髋部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评估和制定精准的康复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髋、骨质疏松、骨折、成像,三维、体层摄影术

41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25-10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41

2021,41(1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