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肿瘤切除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效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21113-20200331-00203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效果

引用
目的:分析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在肱骨近端肿瘤行MalawerⅠ型切除后重建中的适应证、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7例行肱骨近端肿瘤大段切除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2.4±16.2)岁(范围:14~59岁)。7例的肿瘤类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2例,骨髓瘤1例,肾癌转移瘤1例。采用肱骨近端MalawerⅠ型肿瘤切除后采用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重建。随访摄肩关节X线片观察手术部位情况及假体情况,并测量肩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使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15 min,平均158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57 ml;切除肱骨近端10~16 cm,平均12 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8个月。至末次随访7例肩关节主动外展平均108°(范围:80°~175°),主动前屈平均124° (范围:90°~175°)。3例诉肩部轻度不适,余患者无肩部疼痛;所有患者睡眠均无影响,7例手均可过顶。7例患者的肩关节内、外旋受限,肩关节外展力量下降,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72%(范围:59%~78%),MSTS功能评分为84%(范围:67%~93%)。7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1例三角肌止点切除重建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脱位,经切开复位采用更大关节盂球,并收紧三角肌张力后未再脱位。结论:组配式肿瘤假体具有安装简便,手术要求相对复合异体骨反肩低,容易控制假体长度的优点,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肩、骨肿瘤、关节成形术,置换

40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71-9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40

2020,40(1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