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壁分离"现象对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疗效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08.004

"膜-壁分离"现象对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疗效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平山病患者颈椎屈曲位MRI特异性"膜-壁分离"现象(loss of attachment)对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共纳入接受双节段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平山病患者26例.术前均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MR检查,术后3个月复查颈椎屈曲位MRI."膜-壁分离"现象测量包括横向分离程度与纵向分离范围,横向分离程度选择颈椎屈曲位MRI上颈脊髓前移最明显节段的横断面进行测量,参数包括颈脊髓后缘至椎管后壁距离(x)、椎管前-后壁间距离(y)、颈脊髓前后径(a)、颈脊髓横径(b),根据上述参数计算颈脊髓变细程度(中立位a/b),颈脊髓变形程度(屈曲位a/b),以及颈脊髓前移程度(屈曲位x/y-中立位x/y);纵向分离范围在颈椎屈曲位MRI矢状面测量"膜-壁分离"现象涉及颈胸椎活动节段数.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年评估双手握力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根据DASH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改善组(术后DASH评分减少)和术后无改善组(术后DASH评分不变或增加).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平山病患者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像学影响因素.结果 平山病患者术后颈椎屈曲位x/y明显减小(t=10.25,P=0.001)、颈椎屈曲位a/b则明显增大(t=4.27,P=0.001).术后23例(88.5%)患者"膜-壁分离"现象完全消失,重侧握力(P=0.36),轻侧握力(P=0.42)及与DASH评分(P=0.06)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膜-壁分离"纵向累及范围(t=-5.56,P=p.001)、颈脊髓变形程度(t=3.06,P=0.005)及颈脊髓前移程度(t=-3.76,P=0.001)在术后改善组(17例,65.4%)与术后无改善组(9例,34.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述3个参数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膜-壁分离"现象纵向累及范围(OR=6.963)为平山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P=0.001),以其为研究对象绘制ROC曲线,AUC为0.902,约登指数为0.83,临界值为4.5.结论 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能有效地改善平山病患者异常的"膜-壁分离"现象,阻止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持续进展."膜-壁分离"现象是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且当纵向分离范围≥5个颈椎活动节段时,可能需要更长节段的融合,来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的手术疗效.

颈椎、脊髓压迫症、上肢、肌萎缩、磁共振成像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1909;上海卫生系统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重点项目2014ZYJB0008;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501909;Key Project of Joint Research on Important Diseases of Shanghai Health System2014ZYJB0008

2019-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66-47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39

2019,39(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