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02.004
全肘关节置换术在严重类肿瘤病变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肘关节类肿瘤疾患者的初期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7年6月共11例严重肘关节类肿瘤病变患者资料,均采用保留肱三头肌止点的腱膜“舌形瓣”技术,肘关节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分块切除肘关节类肿瘤病变及关节囊,全肘关节假体恢复肱骨和尺骨连接.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5~78岁,平均(56.7±14.7)岁.滑膜软骨瘤病6例,非特异性滑膜炎症异常增生5例;病变切除采用单纯后路7例,前后路联合4例,病变切除后所有患者均从后路进行全肘关节置换.假体类型Coonrad-Morrey半限制型铰链假体(比较符合肘关节生物力学设计,允许7°内外翻和内外旋)7例,国产完全限制型铰链假体(只允许屈伸单平面活动)4例.术前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70°,平均(50.5°±14.0°),2例术前存在尺神经压迫,其中1例伴爪形手畸形,术中行尺神经松解前移术.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术前MEPS评分15~60分,平均(42.1±12.7)分.结果 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存活,均获得随访,关节无疼痛,无肱三头肌断裂及肌力减弱,病变无一例复发.随访至假体失败或至2017年6月,随访时间7~63个月,平均(36.3±19.5)个月,平均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50.5°改善至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7,P=0.000),旋前旋后范围由105°改善至123.2°(t=-6.901,P=0.000).术后MEPS评分平均为60~98分,平均(89±7.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93,P=0.000).两例术前存在尺神经损伤的患者中,1例术后2年尺神经功能未恢复,另外1例患者尺神经半年后恢复.7例Coonrad-Morrey假体中1例术后63个月发生深部感染,保守治疗无效,将假体取出,伤口愈合.完全限制型铰链假体4例中有2例术后12个月假体松动,另1例术后39个月肱骨假体周围骨折再次手术.半限制型铰链假体并发症的发生率(14%)低于完全铰链假体(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影响功能的肘关节类肿瘤疾患行保留肱三头肌止点的腱膜“舌形瓣”技术,对肱三头肌功能影响小,手术暴露充分,彻底切除病变后行全肘关节假体置换可有效地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及改善活动范围,初期应用效果肯定,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完全限制型铰链假体的并发症逐渐增加.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类肿瘤综合征、外科手术、选择性
39
2019-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