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在寰枢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5.05.016

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在寰枢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评价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对27例寰枢椎失稳患者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采用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植骨融合,男16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45.6岁.12例新鲜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AndersonⅡ型9例、Ⅲ型3例),8例初次就诊时即有严重的骨折移位,4例轻度骨折移位行牵引复位、Halo-Vest支架固定后发生再移位;7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椎前脱位(AndersonⅡ型5例、Ⅲ型2例);先天性游离齿突7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评估术前与术后轴性颈痛和神经功能情况,采用正中矢状位CT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ml,平均160 ml.术后随访18~39个月,平均32.6个月.骨性融合时间3个月19例、6个月7例、9个月1例.VAS评分由术前(7.23±1.65)分降低到末次随访的(2.8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9例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7例恢复至完全正常,2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末次随访时恢复至D级.术中损伤椎旁静脉丛1例,使用明胶海绵及脑棉片行压迫止血.术后复查CT提示1例患者寰椎左侧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外,1例患者枢椎左侧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外,均紧邻横突孔,但此2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予以特殊处理.结论 带骨膜枕骨外板翻转骨瓣植骨是寰枢椎固定植骨融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颈寰椎、枢椎、关节不稳定性、脊柱融合术、枕骨、骨移植

35

2015-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71-57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35

2015,3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