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1.10.007
经皮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工作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通过对健康成人尸体标本的解剖和测量,对经皮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的椎间盘工作区域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 对25具尸体标本(年龄45~65岁,身高150~176 cm)进行腰椎椎间孔解剖学研究,首先在矢状面上测量椎间隙后缘高度(h),神经根与椎间盘平面的倾斜角(β),神经根后缘与椎间盘最后缘水平距离(d),椎间孔在上、下终板平面上的神经根后缘与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的距离(a1,a2);去除关节突后显露神经根与硬膜,冠状面上在上、下终板平面上测量神经根内缘与硬膜外缘的距离(b1,b2).结果 在椎间孔矢状面和冠状面上椎间盘区域分别为两个“梯形”.矢状面上测量参数:h为(7.0±1.1) mm,β为77.6°±8.4°,d为(3.4±2.3) mm,a1为(9.4±2.2) mm,a2为(10.8±4.6) mm.冠状面上b1为(9.9±2.7)mm,b2为(17.7±2.1) mm.除神经根倾斜角度(β)逐渐缩小外,其余参数均随腰椎节段而逐渐增大.结论 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的椎间盘工作区域可模拟为由矢状面和冠状面“梯形”所合成的立体结构.通过对立体结构解剖的研究比较可以指导临床操作,如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的大小及椎间孔穿刺针角度等.
腰椎、椎间盘、尸体解剖
31
R816.8(放射医学)
2012-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33-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