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0.04.008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观察

引用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25位(26髋)DDH患者,女18例,男7例;年龄30~59岁,平均48岁.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临床随访主要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CE角、Sharp角/臼杯外展角、股骨颈干角/柄干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偏心距比值、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检测手术前后股骨颈及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年(3~5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病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1±6.5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1±2.59)分,优良率100%.臼杯外展角平均为41.6°±5.5°,柄干角平均为146.4°±3.2°,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3.9 mm,内移12.7 mm,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4.2%.1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Deice 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1例出现透亮线.Gruen 1~6区术后6个月骨密度比率降低,术后6~36个月骨密度比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6个月时股骨颈外上区、股骨颈内下区和Gruen 7区骨密度比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6个月时上述三区的骨密度比率均高于术前.结论 THRA治疗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THRA术后股骨近端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存和恢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脱位、先天性、骨密度

30

R6(外科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16B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2A135

2010-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57-3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30

2010,3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