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髌腱-骨自体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3-2352.2005.08.010

骨-髌腱-骨自体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的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使用骨-髌腱-骨自体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ACL)术后1年内重建物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学变化.方法在39只成年犬单侧后肢行骨-髌腱-骨自体移植重建ACL手术.术后分别在4、8、12、26和52周时处死动物,对正常对照侧ACL和手术侧重建物在屈膝90°行拉力试验直到完全断裂,记录断裂位置,计算横断面积、强度、刚度和应力,观察关节内和隧道内韧带转化过程及隧道内骨块-隧道壁、髌腱-隧道壁和骨块-髌腱三个界面的组织学愈合过程.结果术后隧道内骨块-隧道壁界面4周时愈合;髌腱-隧道壁界面52周时有Sharpey样纤维跨过,出现潮线,软骨细胞有成行排列的趋势;术后骨块-髌腱界面未钙化的纤维软骨层消失,52周时仍未重现;韧带在关节内和隧道内部分的转化过程相似,其结构均于26周时与正常ACL相似.生物力学试验显示所有重建物均在韧带部断裂.52周时,移植髌腱的强度、刚度和应力分别为对照侧的38%、58%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隧道内的骨-骨界面术后4周时愈合,早于骨-腱界面;骨-腱界面52周时表现为间接止点,界面出现成行排列趋势的软骨细胞,界面的愈合过程仍在继续.结论用挤压螺钉固定的重建物在手术4周以后,力学薄弱处始终位于韧带本身,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不必担心固定止点的力学性能.挤压螺钉固定的止点不仅在术后即刻稳定,而且在止点愈合、韧带化过程中仍然保持力学性能可靠.术后1年时虽然韧带在组织学上与正常ACL相似,但力学性能显著低于正常,在剧烈活动时患者需配带支具等进行保护.

前交叉韧带、动物实验、生物力学、组织学

25

R6(外科学)

2005-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91-49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25

2005,25(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