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黄韧带骨化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253-2352.2004.06.007

胸椎黄韧带骨化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引用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片、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对照研究其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从影像学手段判断黄韧带骨化程度及发展趋势的依据.方法24例因胸椎黄韧带骨化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42~76岁,平均57.9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手术所切除的73个骨化节段均进行X线、CT、MRI及病理学分型.将骨化在CT横断面扫描骨窗条件下的形态分为均匀型和不均匀型.在MRI T2加权像上将黄韧带骨化的信号与脊髓信号对比,分为无信号、低信号、等信号及高信号.根据骨化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将黄韧带骨化分为成熟型与不成熟型.对每例患者的1~2个主要压迫节段的骨化韧带组织切片行TGF-β1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表达,共计27个节段.结果73个胸椎黄韧带骨化节段的病理组织学形态与CT分型及MRI信号表现的关系为:在CT上18个均匀型骨化节段均为成熟型骨化;55个不均匀型骨化节段中,51个为非成熟型骨化,4个为成熟型骨化.在MRI上22个无信号骨化节段均为成熟型骨化节段;50个低信号骨化节段均为非成熟型骨化节段;1个等信号骨化节段为非成熟型骨化.MRI与病理组织学形态对应关系的一致率为100%,CT与病理组织学形态对应关系的一致率为94.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黄韧带骨化的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作为判断黄韧带骨化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参考依据.

黄韧带、胸椎、骨化、异位性、放射摄影影像解释、计算机辅助、病理学

24

R6(外科学)

2005-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46-3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骨科杂志

0253-2352

12-1113/R

24

2004,2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