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1673-5250.2020.04.007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经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PA的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表现,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16例APA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如下.①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发病年龄为23~59岁[(40.8±10.7)岁];15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为绝经后女性.②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异常阴道流液、尿频与尿痛、盆腔包块分别为12、2、1及1例.③术前合并症:术前合并≥1种合并症,如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等为11例,其余5例无合并症.④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为3例;提示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匀、泡状液性暗区、宫腔内血流信号丰富,未见确切占位为5例;提示宫腔内占位位于宫腔中下段,宫腔内血流信号丰富为8例.⑤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APA伴子宫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为5例,其中APA伴子宫内膜灶性癌变、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子宫内膜癌肉瘤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分别为2、1、1与1例;而APA伴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以及单纯性APA伴鳞状上皮化生,分别为1、1与9例.⑥治疗及随访:6例接受子宫切除术;10例接受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其中,6例有生育要求,术后仅1例自然妊娠,但是最终流产,其余5例均未妊娠.对16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1例失访,对其余15例随访7~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尚未见APA复发.结论 APA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常合并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诊断困难,需根据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对于有生育需求的APA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自然妊娠率较低.

子宫内膜肿瘤、腺肌瘤、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病理学、临床、子宫切除术、宫腔镜检查、预后、女(雌)性

16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FZ0068

2020-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7-4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1673-5250

11-9273/R

16

2020,1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