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2149-20210413-00362
射频消融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LM)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0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受经皮RFA治疗的281例患者(477个肝内转移肿瘤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记录可能影响RFA疗效的因素,包括癌胚抗原(CEA)、分化、肝外转移情况、肿瘤位置和大小、并发症等信息。通过入院复查、电话等方式随访患者,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LTP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肿瘤残余的预测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确定LTPFS和OS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曲线评估LTPFS和OS的中位时间,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结果:RFA后,观察到68个(14.3%)肿瘤残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残余的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20 mm、高危位置、血管周围位置和<5 mm的最小消融边缘。随访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4.3%(12/281),病死率为31.3%(88/281),同时发现167个(35.0%)病灶术后局部肿瘤进展。Kaplan-Meier法估计的LTPFS和OS中位时间分别为35.0(95%CI 26.53~43.48)个月和44.0(95%CI 29.70~58.30)个月,第5年累计LTPFS和OS比例分别为37.2%和4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CEA≥30 ng/ml、肿瘤直径≥20 mm和最小消融边缘<5 mm为LTPFS的危险因素;肝外转移、肿瘤负荷>30 mm和含最小消融边缘<5 mm的肿瘤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再次介入治疗是O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足够的消融边缘和较少的肿瘤负荷有利于RFA后局部肿瘤的控制和患者长期生存;存在肝外转移是O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再次介入治疗有利于提高OS。
导管消融术、肿瘤转移、肿瘤,残余、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
5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