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味觉刺激物刺激后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涎腺功能的对比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02.001

两种不同味觉刺激物刺激后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涎腺功能的对比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刺激物味觉刺激后行主涎腺MR DWI成像时ADC值变化规律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30名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静息状态下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MR DWI扫描作为基准;然后应用自身对照法,对每名志愿者分别采用柠檬汁和维生素C片味觉刺激后,行MR DWI动态扫描13次。测定静息及刺激后唾液流率。对比2种刺激物刺激前后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种刺激物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最大ADC增加率(IR)以及达峰时间(T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涎腺静息ADC值与静息唾液流率、刺激后最大ADC值与刺激后唾液流率以及刺激后最大ADC值IR与唾液流率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受柠檬汁刺激后各涎腺的平均ADC值多于味觉刺激后的第一次扫描达到峰值[腮腺(1.05±0.12)×10-3 mm2/s,颌下腺(1.22±0.10)×10-3 mm2/s,舌下腺(1.26±0.21)×10-3 mm2/s],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受维生素C片刺激后各涎腺平均ADC值于味觉刺激后第一次扫描明显升高,此后ADC值呈逐步缓慢上升趋势直至峰值[达峰时间,腮腺(418±296)s,颌下腺(454±301)s,舌下腺(528±297)s)];最大ADC值,腮腺(1.13±0.13)×10-3 mm2/s,颌下腺(1.32±0.25)×10-3 mm2/s,舌下腺(1.57±0.36)×10-3 mm2/s。受柠檬汁刺激后颌下腺与舌下腺Tmax[颌下腺:(184±122)s,舌下腺:(345±232)s)]显著小于受维生素C片刺激后(t值分别为-3.517、-2.548,P值均<0.01);各涎腺受刺激后最大ADC值均低于维生素C片组,其中腮腺与舌下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4、-3.681,P值均<0.01);各涎腺刺激后最大ADC值IR[腮腺(11.35±4.07)%,颌下腺(8.81±5.40)%,舌下腺(34.08±21.66)%]均显著低于维生素C片组[腮腺(17.80±12.72)%,颌下腺(18.16±18.93)%,舌下腺(67.49±4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2、-2.330、-3.432,P值均<0.05);两组中腮腺与颌下腺最大ADC值IR均显著低于舌下腺(t值分别为-5.994、-6.443,P值均<0.01)。两组各涎腺ADC值与唾液流率的r值为-0.319~0.191,ADC值IR与唾液流率IR之间r值为-0.185~0.223,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柠檬汁短暂刺激后MR DWI可以更稳定地反映味觉刺激后各涎腺ADC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涎腺、磁共振成像、味觉、刺激、化学性、扩散加权成像

R39;R33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4040;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YSD2011096@@@@Jiangsu Provincial Special Program of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BL2014040;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jectSYSD2011096

2016-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1-8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放射学杂志

1005-1201

11-2149/R

201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