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4.05.011

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研究

引用
目的:初步研究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腔内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施行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初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患者术前行生化常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肝胆胰脾彩色超声、CT及MR胆胰管成像( MRCP)等检查,明确患者一般情况、肿瘤大小、范围及梗阻部位。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1周后在DSA下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根据术中造影显示支架的即刻扩张情况,选择同时或分期行125 I粒子植入术。粒子植入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生化常规检查及DSA下胆管造影,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术前与术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125 I粒子有无移位、脱落及支架通.情况。术后3个月经CT测量肿瘤体积。肿瘤体积术前与术后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后一般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黄疸消退明显。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由术前(302±169)μmol/L降至(108±5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DBIL)由术前(250±160)μmol/L降至(85±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76.32、58.23,P 值均<0.01)。术后3个月,肿瘤最大径由术前(3.78±1.14)cm降为(3.14±1.28)cm,肿瘤最小径由(2.80±0.88)cm降为(1.93±1.00)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1、6.73,P值均<0.05)。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得出术后平均生存时间(9.9±0.7)个月。结论经皮胆道支架联合125 I粒子植入术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支架通.时间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无绝对禁忌证及可反复应用等优点。

黄疸、梗阻性、支架、放射学、介入性

R73;R57

2014-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03-4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放射学杂志

1005-1201

11-2149/R

201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