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状态下盆腔器官脱垂与非盆腔器官脱垂女性肛提肌MRI三维结构的对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5.06.006

静息状态下盆腔器官脱垂与非盆腔器官脱垂女性肛提肌MRI三维结构的对比

引用
目的:以MRI数据为基础构建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及无POP症状妇女盆底肛提肌的三维结构,对比分析静息状态下POP患者肛提肌的结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患者,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诊断为POP的中老年患者25例(POP组),非POP组为无POP症状的其他妇科疾病患者22例。采集盆腔MRI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三维重建骨盆、盆腔器官及肛提肌的三维模型,对比两组肛提肌的形态变化并对肛提肌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非POP组中耻骨直肠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附着起始处均无断裂现象,POP组患者中仅左侧断裂者3例,仅右侧断裂者3例,7例双侧断裂。非POP组中髂骨尾骨肌形态均为穹隆状, POP组患者有11例为漏斗状。非POP组中肛提肌裂孔7例U形,12例V形,3例不规则形态;POP组患者中,5例U形,4例V形,16例不规则形态。相对于非POP组,POP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增大[分别为(61.6±7.2)、(68.0±8.9)mm,P<0.05]、横径增大[分别为(38.0±3.2)、(41.4±3.9)mm,P<0.05];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均增大,左侧分别为(24.6±3.7)、(29.6±7.4)mm(P<0.05),右侧分别为(23.9±3.2)、(28.4±6.8)mm(P<0.05);肛提肌板角度增大,分别为(40.6±6.3)°、(51.0±11.3)°(P<0.05);肛提肌体积略变小,分别为(24.6±5.0)、(23.7±5.8)cm3(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以MRI数据为基础的肛提肌三维模型结构能够客观评估POP患者肛提肌的变化,可通过显示肛提肌的整体情况反映盆底功能。

盆腔器官脱垂、肌、骨骼、骨盆、磁共振成像、成像、三维

R44;R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90120、61190122、81272585、8137072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3830

2015-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28-43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201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