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中组织热损伤的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529-567X.2007.02.009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中组织热损伤的观察

引用
目的 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热效应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寻求适宜的内膜薄化方法和微波作用方式.方法 对离体和在体子宫分别行全面刮宫薄化内膜后的MEA(刮宫组)和早卵泡期(未刮宫)直接MEA(早卵泡期组).术中将微波探头移动方式设为"Z"形和"Z+W"形两种方式,同时测量宫底、两侧宫角、子宫后壁及前壁下段的子宫浆膜面温度.并将作用后的子宫标本切片行HE染色、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光学显微镜(光镜)、电子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组织热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及损伤深度.结果 (1)光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扭曲、细胞界限消失,核浓染,间质中大量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浅肌层细胞核固缩、浓染,胞质浓缩,细胞排列密集;深层肌细胞无改变.NADH-d染色可见损伤后的子宫内膜层及部分浅肌层为无色区;宫壁组织热损伤的范围清晰可辨.电镜下坏死部分的平滑肌细胞核染色质、核膜、细胞膜被破坏;线粒体肿胀、膜破裂、嵴消失,细胞器被大量破坏;坏死与正常平滑肌移行区的平滑肌细胞核染色质轻度破坏;核膜及细胞膜存在,线粒体高度水肿,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脱颗粒.(2)离体子宫与在体子宫的最高温度均位于子宫后壁,分别为50.9℃和3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离体子宫的宫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为4.0~8.8 mm,颈体交界处为1.6~3.8 mm.在体子宫的宫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为4.1~6.6 mm,颈体交界处为0~2.8 mm.子宫后壁的损伤深度最深,与宫底、两侧宫角及前壁下段等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体子宫及在体子宫的对应部位之间损伤深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宫组和早卵泡期组的组织热损伤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探头以"Z+W"形移动时,组织损伤深度明显深于"Z"形移动方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刮宫后和早卵泡期施行MEA均可有效去除子宫内膜,其热损伤深度可控.

子宫内膜、微波、烧灼术、烧伤

42

R71(妇产科学)

河北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2002.320.316

2007-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2-10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妇产科杂志

0529-567X

11-2141/R

42

2007,4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