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3.08.002
积极开展儿童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多学科研究
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进展,目前儿童时期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后的5年长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1].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抗肿瘤蒽环类药物的应用.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表柔比星、阿霉素等已广泛用于儿童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将近60%的儿童恶性肿瘤化疗中包含葸环类药物.儿童时期恶性肿瘤长期生存者人群规模逐渐扩大,生存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特别是与治疗相关的合并症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受到关注.根据随访资料,儿童恶性肿瘤生存者在诊断后30年内伴有慢性健康问题的占62.3%,严重威胁生命的问题占27.5%,长期生存者的死亡率较预期明显增加[2].在长期生存者中非肿瘤相关的病残或死亡首要病因是心血管相关的疾病.长期生存者与其同胞比较,发生心力衰竭风险增加15倍,发生冠状动脉病风险增加10倍,因心血管相关疾病死亡较一般人群增加8倍[3].心血管事件风险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仅次于二次恶性肿瘤.大量资料提示长期生存者的心血管事件与葸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有关.在提高儿童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积极防治与化疗相关的并发症是临床重要的课题.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多学科、积极开展
51
R725.4;R654.4;R47
2013-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6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