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0578-1310.2002.03.008
1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及其治疗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M分型及其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R带或G带核型分析、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EL-AML1、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在160例儿童ALL中,76例为L1型,73例为L2型,5例为L3型,6例不能分类.在核型分析的151例中,75例(49.7%)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包括超二倍体16例,假二倍体12例,亚二倍体26例,染色体易位21例.后者包括t(4;11)7例,t(9;22)6例, 其他少见易位8例.进行过免疫表型分析的128例中,64例(50.0%)为B系表达,38例(29.7%)为T系表达,14例(10.9 %)为T、B混合表达,6例为B系、髓系混合表达,3例为T系、髓系混合表达,其他3例.套式RT-PCR 检测到TEL-AML1融合基因转录本11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2例.125例ALL患儿分别接受DO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或地塞米松),COD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或COL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其中116例(92.8%)获得完全缓解(CR).CR达2年以上者16例,1年以上者28例,6个月以上者17例.结论 MICM分型由于能反映ALL的本质,因而比FAB分型更精确、完善,并且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ALL患儿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有重要价值.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染色体、免疫表型分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治疗、预后
40
R73(肿瘤学)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