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豚鼠受损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0.12.01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豚鼠受损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损伤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SGC)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兔抗鼠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抗体免疫组化检测在体外转染了BDNF基因的BMSC(BDNF-BMSC)分化结果 .将BDNF-BMSC植入阿米卡星致聋豚鼠的耳蜗,并设单纯植入人工外淋巴组、BMSC植入组及BDNF基因植入组作为对照.分别在移植后1、2及4周取耳蜗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耳蜗病理改变、计算SGC密度;免疫组化染色计算相对吸光度值,比较各组对耳蜗SGC的保护作用.结果 转染后BDNF-BMSC的Nestin、NSE、GFAP阳性率均高于未转染的BMSC(P值均<0.01).耳蜗注射后在相同时间点各组间SGC密度和吸光度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BDNF-BMSC组SGC密度最大、吸光度值最大;各组SGC密度和吸光度值在术后4周时比术后1周和2周时下降(P值均<0.05).结论 豚鼠耳蜗内移植BMSC、BDNF基因、BDNF-BMSC均可拮抗阿米卡星对SGC的损伤,其中BDNF-BMSC的保护作用最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间质干细胞、螺旋神经节、间质干细胞移植、氨基糖苷类

45

R76(耳鼻咽喉科学)

201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29-10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673-0860

11-5330/R

45

2010,4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