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物表面培养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致病菌中的检出效能初探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5530-20230228-00102

内置物表面培养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致病菌中的检出效能初探

引用
目的:评估一种内置物表面培养方式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致病菌中的检出效能。方法:前瞻性筛选自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创伤骨科、诊断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根据临床诊疗原则需取出内置物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术中取出的内置物于无菌环境下采用生理盐水冲洗2遍后,表面浇筑薄层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随后置于37 ℃含5% CO 2的细菌培养箱,每天观察内置物表面及周围变化,必要时再次加注培养基避免其干涸凝固,培养2周,对于出现的菌落予无菌咽拭子采集3个独立菌落送检验科进行鉴定;将鉴定结果与传统术中多点取材进行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46.2±15.4)岁;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胫骨(37例),最常见的内置物类型是钢板螺钉(59例);内置物表面细菌阳性率为86.7%(65/75),显著高于传统术中多点取材培养的52.0%(3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传统培养阴性的80.5%(29/36)采用内置物表面培养可获得阳性结果;传统培养阳性而采用内置物表面培养获得阴性结果的患者3例;36例患者两种方式的培养结果均为阳性,35例患者两种方式的结果一致,一致率为97.2%(35/36);内置物表面培养方法的培养时间[1(1,2)d]显著短于传统培养方式[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65例内置物表面培养的阳性患者中,59例为单一菌种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 结论:内置物表面培养致病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阳性率高,培养时间短,可作为传统培养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骨疾病,感染性、内固定器、细菌感染、骨折固定术,内、前瞻性研究

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197;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217219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96-30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1671-7600

11-5530/R

25

2023,2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