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5.02.017
基于三维CT血管成像的旋股内侧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的旋股内侧动脉的特点,以期为髋部损伤的病情判断及相关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因各种原因行骨盆、下肢3DCTA检查的103例(206髋)患者[男55例,平均年龄为(54.7±15.9)岁);女48例,平均年龄为(50.0±16.1)岁]CT数据,进行以下研究:①观察旋股内侧动脉的起源及走行特点.②测量旋股内侧动脉主干的长度、旋股内侧动脉主干的起点(A)至主要解剖标志[大转子顶点(B)、小转子内侧顶点(C)、股动脉与耻骨缘或髋臼前缘相交点(D)]的距离,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③E点为股深动脉主干的起点,测量AE的距离,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 结果 双侧旋股内侧动脉均起源于股动脉者占2.9% (3/103),均起源于股深动脉者占94.2% (97/103),一侧起源于股动脉、另一侧起源于股深动脉者占2.9% (3/103).螺旋型、迂曲型、较平直型旋股内侧动脉分别占1.9% (4/206)、76.7% (158/206)、21.3% (44/206).旋股内侧动脉主干发出后先向内后方走行,途中发出分支,主干延续环绕股骨颈后方并向后外上方走行.男、女性之间旋股内侧动脉主干长度、旋股内侧动脉主干的起点至主要解剖标志的距离(AB、AC、AD、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CTA能清晰显示旋股内侧动脉的起源、走行、解剖形态及其与邻近主要解剖标志的关系,可为髋部损伤的病情判断及相关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
股动脉、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成像、三维、解剖学
17
R683.42;R445;R543.5
2015-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