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与后方医院处理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08.06.002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与后方医院处理分析

引用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中转运至后方医院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治疗效果,探讨地震灾害后送伤员的救治经验和教训.方法 总结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所救治的273名伤员的年龄、性别、获救时间、受伤部位、ISS创伤评分、并发症、挤压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受伤年龄为1-96岁,平均48.6岁,其中0-14岁10例(3.7%),15-44岁114例(41.8%),45-64岁81例(29.6%),65岁以上68例(24.9%).男女比例为1:1.13.伤员的获救时间平均为6.7h,137例伤员在24h内被救出.受伤部位中,头颈部17例(5.6%),面部2例(0.7%),胸部48例(15.8%),腹部27例(8.9%),四肢、骨盆197例(64.7%),体表13例(4.3%).ISS创伤评分为1-37,平均8.6分,<16分172例(63.0%),≥16分101例(37.0%).发生并发症者55例(20.1%),其中普通创面感染18例(6.5%),气性坏疽伤员1例(0.4%),肺部感染1例(0.4%),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0.7%),糖尿病6例(2.1%),发生挤压伤27例(9.9%).所有伤员入院后首先评估生命征,抢救生命,处理并发症,病情平稳后进行手术治疗209例(76.6%),所有伤员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截肢.结论 地震灾害可同时出现大批伤员,多发伤常见.后方医院良好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伤员的治愈率,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地震、损伤、治疗

10

R6(外科学)

2008-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04-50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1671-7600

11-5530/R

10

2008,10(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